2025年4月30日

【交通事故赔偿风险】伪造心理创伤:你了解背后的法律与后果吗?

伪造心理创伤

在交通事故中,心理创伤确实可能对受害者造成深远影响,如焦虑、抑郁或创伤后应激障碍(PTSD)。然而,部分不诚信的索赔人却选择“虚构或夸大”心理疾病,以谋求更高的赔偿。这类行为被称为伪造心理创伤(False Psychological Trauma),在加拿大属于严重的保险欺诈行为。


📌 什么是“伪造心理创伤”?

这是指受害者故意谎称因事故患有心理障碍,或夸大原本轻微的心理反应,借此向保险公司索取**更高的精神损害赔偿金(Pain and Suffering)**或其它相关福利,如收入替代(IRB)或非收入者补偿(Non-Earner Benefits)。

常见伪造手法包括:

方式说明
🧠 谎称患上 PTSD描述严重噩梦、焦虑、社交恐惧,但行为表现正常
📄 提供私人心理评估使用“非主流”或缺乏资质的心理咨询机构出具的报告
🚫 拒绝第三方评估拒绝参加由保险公司安排的独立心理医学评估(IME)
💬 模糊症状描述使用广泛且无法量化的用语,如“情绪低落”、“无法集中注意力”

🎯 为什么有人伪造心理创伤?

由于心理疾病具有高度主观性,不易通过医学影像或生理测试证实,这使得某些人认为:

  • 📈 索赔难度低,容易获得赔偿;
  • 💰 赔偿金额可观,尤其是在“痛苦与折磨”项目下;
  • 🔒 保险公司不易反驳,缺乏确凿证据;

🔍 保险公司如何识破虚假心理创伤?

随着案件激增,保险公司也提高了调查手段,专门识别虚假心理创伤申诉:

调查方式描述
👨‍⚕️ 独立医学评估(IME)安排有执照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学家进行专业评估
📽️ 行为监控观察受害者在非正式场合是否有明显情绪或社交障碍
🧾 分析历史病历比对事故前后是否已有心理问题或创伤经历
🌐 社交媒体调查检查是否存在与“创伤说法”不符的旅行、聚会等动态

⚠️ 法律后果严重:伪造心理创伤可能面临哪些处罚?

在加拿大,提交虚假的心理伤害索赔属于保险欺诈(Insurance Fraud),一旦被识破,后果不容小觑:

  • ❌ 赔偿立即终止;
  • 💵 需全额退还已获赔款;
  • ⚖️ 可被起诉,面临民事责任或刑事处罚;
  • 🚫 影响未来保险记录,甚至遭行业黑名单;
  • 📉 严重影响个人信用与社会形象;

✅ 如何合法索赔心理创伤?

如果你在事故后确实经历焦虑、抑郁、失眠或 PTSD 症状,应采取以下合规做法:

  1. 📋 由**持牌精神健康专家(注册心理学家、精神科医生)**出具诊断;
  2. 📝 保留完整心理咨询、服药记录;
  3. 💬 清晰描述事故对生活的影响,如工作能力下降、人际关系紧张等;
  4. 👥 接受保险公司安排的独立评估,表现配合、诚实;

⚠️ 切忌伪造症状或“借用”他人报告模版填写申请材料,否则极易被识破!


🧠 专业建议:主观心理创伤,如何科学“客观化”?

我们建议您配合专业律师与医疗顾问,从以下几方面建立强有力的心理伤害索赔证据:

  • 标准化心理量表测试(如PHQ-9、GAD-7)
  • 定期治疗记录(治疗频次与内容)
  • 雇主或家庭成员证词
  • 心理专家关于工作影响的评估报告

📞 我们可以帮您合法索赔,而不是冒险造假

如果您正在为心理创伤索赔而烦恼,不知道如何证明伤情、担心被误认为夸大或造假,欢迎联系我们的专业法律团队。我们将协助您用科学方法、法律手段来合理主张您的权益。

admin